时政信息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珠海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为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4/1/25 9:44:24    编辑:    被浏览:34

      本报讯 记者陈雁南报道:1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珠海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积极发言,畅谈心得体会,并结合珠海发展实际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报告明确提出,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产业园,加快实现全岛封关运作,确保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省人大代表,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时辉十分关注合作区建设的相关议题,并提出了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肖时辉建议,加快横琴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大横琴山隧道下穿横琴大道段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硬件”条件。“比如,大横琴山隧道下穿横琴大道段地下通道可研已批、规划已批、资金来源为财政出资,迟建不如早建。”

  肖时辉还建议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尽早落地。他表示,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提升合作区的影响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合作区的政策、区位、交通等优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用心用情呵护好“一老一小”

  “作为一名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报告最打动我的就是桩桩件件暖人心的民生实事。”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十分关注“一老一小”问题,对报告提出的“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印象深刻。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者饭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崔云香说,一些地方政府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导致运营的第三方积极性受到打击,出品也受到影响;有些长者饭堂设置不科学,有的饭堂就餐人数多,有的很少;饭堂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的考评机制过于严苛,导致机构社工压力过大。崔云香建议,保证“长者饭堂”资金足额按时到位,优化对第三方运营机构的考评方式,科学设置“长者饭堂”位置,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饭堂运营。

  此外,在智慧养老方面,崔云香建议通过人性化、科学化设计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在“一小”方面,她指出,“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了两年,建议对“双减政策”开展回头看调研,进行相关政策评估。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省人大代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黄建美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

  在统筹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整治和利用方面,黄建美建议,整合农村现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作为“百千万工程”配套用地,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农业生产用房及第三产业所需的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住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黄建美注意到,现阶段制约乡村人才回流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础设施较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条件较差、人才保障制度不完善、专业人才培训欠缺等,她建议,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乡村人才回流,赋能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基础教育振兴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平沙第二中学副校长梁真同样关注乡村振兴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她把目光聚焦到推进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上。

  “我们首先要重新审视对乡村学校的评价。”梁真说,目前大家都习惯于用城市学校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乡村教育,把乡村教育的目标误认为“逃离”乡村,缺乏对乡村教育的本质研究和准确定位,曲解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坚持补齐短板,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梁真认为,应该更关注乡村教育的内涵发展,因地制宜,善用乡村资源,将当地产业链中的社会资源转变为学校的课程。“让学习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并真实发生。学生走出校园,与乡村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走进校园,也能随时感受到乡村的神奇力量,更热爱这片土地。”

 

 

来源:珠海特区报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华商之旅 书画苑 光荣榜 战略合作
扫码手机访问